10月8日,綠春縣委、縣政府致信集團,對集團9月中旬組織搶通打通綠春縣城至大水溝鄉、大黑山鎮及普洱至大黑山鎮的生命通道表示感謝,對集團履行社會責任、彰顯國有企業的使命和擔當給予充分贊揚。
信中表示:“正是建投人一次次擔當、一雙雙援手、一個個行動,發揚出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高原鐵軍精神,為綠春縣上下抗擊災情、共克時艱注入了信心和力量!這份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真情,我們永遠銘記于心!”
9月16日,紅河州綠春縣大黑山鎮、大水溝鄉普降大到暴雨,10小時降雨量達208.8毫米。暴雨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黑山鎮、大水溝鄉轄區等多處受災。
國道219線李仙江至綠春段是大黑山鎮、大水溝鄉到綠春縣城的唯一通道,強降雨導致多處道路塌方中斷,給趕赴救災現場的消防、醫療等救援人員的通行造成極大阻礙。
當日上午9:30,集團市政部接到紅河州交運局通知后,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調集就近項目部管理人員趕赴現場搶險,并迅速集結集團十一公司、十二公司人力和機械設備全力投入到道路搶通工作中。
保通過程中,暴雨從未間斷,從而引發生了新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F場統籌組織施工的市政部國道219改擴建工程項目經理韋誠輝回憶:“我們在清理撮倮村附近塌方時,剛清理完塌方,緊接著又下大暴雨,邊坡又產生了更大的塌方。我們增派了更多的管理人員來觀測周圍的安全情況,調派無人機監測山體情況,從而確保人員和機械自身安全,實現道路快速保通?!?/p>
在新災害加劇的同時,搶險人員面對緊迫的救援工作,冒雨通宵作業,連續工作30余小時,共計投入人員55人、機械車輛30臺,對塌(溜)方、滑坡區域進行土石清運、疏通邊溝、整修路肩,并在未及時搶修的危險路段做好安全布控,拉警戒線、放置警示標志。至9月17日下午,國道219線綠春縣到大黑山鎮所有塌方點位基本打通,大型救援車輛和設備可以通過公路將救援物資和人員運送至大黑山鎮,進一步開展救援。
道路搶通后至10月9日,由于道路泥滑,救援隊的車輛重量大,市政部配合交警大隊組織人員和機械分作三班在易塌方段進行保通,在車輛分流道路放置錐形桶、防撞桶等警示標志標牌,強化跟蹤監測,并及時清理路面落石、塌方,清理塌方落石10余萬方,嚴防次生災害的發生,保障國道219線通行。
【記者:浦垚 楊敬文 王瑞彬 責任編輯:撒葉影】